【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动态 >> 正文廖永安教授应邀为..

廖永安教授应邀为中国法学会“双百”活动湖南衡阳专场作报告

来源: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18/5/19 16:03:00
分享到:
5月13日上午,中国法学会“双百”活动衡阳专场报告会在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湘潭大学会副校长、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廖永安教授应邀作专场报告。南华大学纪委书记熊哲琰主持报告会,市法学会秘书长邹光耀、南华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陈志斌书记和刘文君院长出席,全市部分政法干警、法学法律工作者及南华大学师生近300人参加了报告会。

  廖永安以“当代调解的几个基本问题”为主题,从冲突与调解、调解与诉讼的区别及比较优势、调解的理念和思维、调解的体系、调解的职业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

  廖永安在专场报告中强调,调解需要观念更新。过去曾有过将调解与诉讼对立起来的观念,这是现代中国法治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陈旧观念。随着调解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调解和诉讼之间关系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改变。调解不但不是诉讼的对立物和法治落后的标志,而且已经成为弥补诉讼的缺陷、提高司法效力的重要替代性机制。

  廖永安深刻分析了当前调解工作面临的困境:一是知识结构,目前我国的调解员往往依赖于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个性化的经验与办法,仅仅依靠个别直接经验的积累,这是我国传统调解的典型特征。但如果没有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的必要支撑,传统的调解将很难跟上世界发展的进程,难以彰显其在缓和关系、调和矛盾方面的独特优势;二是现实困境。我们目前的动员机制过于单调,尽管全国法院调解、仲裁调解、三调联动等纷纷登场,然而在表象的繁荣之下,调解并没有发展成行之有效的解纷模式,反而演变成国家行政力量直接动员下的应景式的行政措施。这种应用主义式的行政动员模式,虽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会使调解的发展过分依赖行政力量;三是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步履维艰。调解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可以说目前还尚未进入国家政策与立法的层面,调解法官和审判法官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商业调解模式也只是刚刚起步。

  廖永安提出了调解工作未来的思路:第一,要更新调解的理念。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和平等合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调解当中;第二,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制度作用。加强人民调解员的队伍建设,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整体素质;第三,改造法院调解体系,建立与审判相分离的、相对独立的调解制度;第四,大力发展商业调解。逐步淡化我国调解制度行政化色彩,推进商业化的调解试点,推动调解人才的职业化发展;第五,创办调解专业,培养调解人才;第六,提高法院调解的职业化水平。由法院主持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在制度层面设立多元化、可选择的调解规范和标准。

  参加听课的政法干警,法学法律工作者和南华大学的广大师生在听了廖永安教授的讲座后,纷纷表示深受教育、深有启发。我们将大力开展类似活动,以“双百”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法治衡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