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诊所”构建大调解格局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28 10:59:09
“法律诊所建在社区,法学专家走近群众,打造第三方调处矛盾新平台”,哈尔滨市法学会的这一先进经验将被中国法学会在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上推广。
“我要咨询,什么罪判刑在五年以上?”当哈尔滨市道里区刑释人员韩刚来到社区“法律诊所”说出想要咨询的问题时,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原来,在2012年3月,韩刚出狱后获悉其房屋被弟弟卖掉,多方查找,弟弟仍不知去向。因既没有地方居住,又没有生活来源,韩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所以有重回监狱了却余生的想法。
工作人员马上对韩刚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数月努力,最终为其办理了低保和廉租住房,拿到房屋钥匙的韩刚激动得一夜都没有睡着觉。
在“法律诊所”,韩刚满含热泪做出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做人,重新做人。”
一起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不稳定因素在萌芽状态中被消除,而这只不过是遍布哈尔滨市社区的“法律诊所”众多工作的一个缩影。
“百姓利益大于天。”
如今居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社区居民遇到法律问题,在寻求解决途径上多了这样一条新渠道:那就是到社区“法律诊所”找答案。
诊所里每天轮流坐堂问诊的可不是普通的“医生”,他们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大专院校有执业资格的法学教师、法学专业学生等法律工作者组成。
解疑释惑、调解纠纷、普及法律,在社区层面这些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化解。社区“法律诊所”成为化解矛盾的前哨阵地,因而被当地居民誉为“连心桥”“主心骨”。
规范服务
“法律诊所”原本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一种教学模式。
2010年5月,哈尔滨市南岗区法学会依托南岗区的高校资源优势,与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合作,将“法律诊所”嫁接到荣市街道三姓社区,哈尔滨市第一家“法律诊所”宣告成立。
此后,哈尔滨市法学会及时对其做法进行总结推广。
在创建“法律诊所”之初,在该不该建、越不越权的问题上,大家思想认识并不一致,当发展普及遇到难题时也有过动摇。面对疑虑和争议,哈尔滨市法学会通过学习上级文件,开展了为谁干、怎么干的大讨论,最后把思想统一在真心实意为民谋利,办让群众满意的“法律诊所”的共识上。
有了思想共识,市法学会联合市司法局、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三部门连续下发三个文件,规范社区“法律诊所”建设,明确其功能定位。
“最主要的是老百姓来咨询不需要花一分钱。”哈尔滨市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滨介绍说,法律诊所既是依托社区为群众提供无偿优质法律服务的窗口,也是法学教育实践、服务社会的平台。
经过三年的发展,现有的“法律诊所”服务逐步规范。“法律诊所”主任由社区(村)党组织负责人或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法学、法律工作者担任。工作制度、服务项目、人员构成、值班安排、出诊时间均进行公示。
“五诊式”服务和七大功能是“法律诊所”最重要的特色。所谓“五诊”即专家门诊、综合会诊、入户巡诊、远程接诊、广场义诊。七大功能指的是“法律诊所”同时具有的调研、咨询、培训、普法、矛盾调处、参与、实习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法律诊所”为方便群众都建在社区一楼。各区法学会明确要求中心社区一楼只要有一个办公室,就必须将“法律诊所”设在社区一楼醒目位置。
冲破思维定式,敢于打破常规。目前,哈尔滨市8区4县(市)的中心社区已建起237个功能齐全的社区“法律诊所”。在服务本地发展大局中,哈尔滨市法学会争得了重要一席。
调处平台
在“法律诊所”,唱主角的是法学专家,要面对面、一对一为基层群众服务。服务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参与调处矛盾纠纷、为群众代写法律文书、代理法律援助等。
“为什么唱主角的是法学专家?”哈尔滨市法学会会长陆文君给出了答案:专家学者受群众普遍尊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能以案说法,作为普法宣传者和调解者优势明显,是真正的第三方调处矛盾的平台。
“法律诊所”无偿、便民、中立、公允,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现在来诊所主动“问诊”的老百姓越来越多。
哈尔滨市道里区多年难以解决的5起信访积案通过“法律诊所”已经解决了4起,最后一起正在解决中,调解成功率达到80%。
南岗区荣市街道三姓社区是“法律诊所”第一个诞生地,发展也比较成熟。社区党委书记丛晓薇讲述了一个通过该社区“法律诊所”解决的经典案例。
2010年供暖期来临之前,“法律诊所”在“入户巡诊”时得到信息:区内三姓街118号、124号、130号居民因供暖管线老化,年久失修冬季温度不达标,多次找供暖部门反映,并到有关部门上访,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几户居民欲在那年供暖期到来之前对供暖部门进行“最后通牒”,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演变成流血事件。
掌握这一信息后,社区“法律诊所”立即启动了急诊预案,召集“诊所”内法学专家和律师进行专家会诊,迅速开展供暖问题专项“广场义诊”活动,宣传供热法规,加强居民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相关单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说服南岗第二供暖公司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自行投资40余万元,对出现问题的管道重新进行了铺装,彻底解决了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现在“法律诊所”工作人员每月都会去社区巡诊,凡是遇到矛盾纠纷、法律问题的,工作人员获悉后都会主动上门,这一举措被社区居民盛赞。
实践基地
8月28日上午,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社区“法律诊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教师赵融正在一对一“接诊”。
在诊所一侧的墙上,醒目位置公示的是出诊的大学教授照片、职务职称及专业特长,来此“问诊”的居民一眼就可以看到。
赵融在给一名老者耐心讲解,听到专家的分析,老人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
一般“法律诊所”都有单独的私密空间,此举是为有效保护当事人隐私,又为群众就诊、咨询、调解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一张办公桌,两把椅子。“诊所”虽小,却能解决大问题。
居民来“问诊”的问题,既有房屋继承、房屋产权、财产归属、家庭婚姻、经济纠纷、涉法涉诉等法律专业问题,也有关于解决低保、医保、廉租房、下岗职工再就业、家庭邻里矛盾等问题。
如果是简单的咨询,社区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解答和处理,复杂的咨询可预约专家,也可通过智能化社区便民服务系统,在网络上直接和专家视频聊天。有些问题通过网上专家咨询几分钟就能解决,迅速便捷。
不仅有哈尔滨10所高校法学专业的老师参与其中,“法律诊所”也成为大学生实习和实践的平台。
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2010届学生杨超来到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街道福顺尚都社区“法律诊所”实习已经快一个月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后,杨超也去老家的法院、检察院实习过,“但这些地方一般一个月有一起案子就不错了,事情比较少,到这相对忙碌了不少,两三天就能接到一个咨询,虽然不一定是什么类型,但对学的知识是一个锻炼,也能发现自己哪方面知识是短缺的。”
“这项工作,只要有需要,我永远都会做。”在实习中,杨超发现:一些当事人由于确实不懂法律,在遇到问题时,只知道向上反映,并不知道用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既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杨超感到这是在实现自己的价值。现在,他还不时向周围同学推荐到“法律诊所”来实习。
“尽量给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表现优异的学生,我们还会向政府部门优先推荐。”哈尔滨市道里区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道里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杨金清表示。
采访期间,从哈尔滨市法学会传来好消息,“法律诊所”这一典型经验已经得到中国法学会的高度重视。在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上,哈尔滨市法学会将以此为主题,进行集中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