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实践探索 >> 司法调解 >> 正文打造“互联网+诉..

打造“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新机制

来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作者:白峰 发布时间:2016-8-30 23:16:11
分享到:

 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立案登记制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量矛盾纠纷涌入法院,成诉案件呈多发高发趋势,邢台法院2015年受案数较2014年增长16000件,增幅达35%。为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主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自去年7月份以来,邢台法院在“互联网+诉非衔接”机制建设、推进人民法庭职能落实上,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我们以推进诉非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为契机,依托人民法庭优势,构建了“互联网+诉非衔接”多元纠纷化解新模式,着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的诉前分流导出,为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有效缓解了当前“人少案多”的矛盾,有力提升了非诉讼式矛盾调处手段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形成了“党政统领多方推进、司法推动科技助力、部门参与优势互补、诉非衔接多元化解”的良好局面。
        一、党政支持、形成合力,确保良好开局 去年,中院各党组成员40余次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征求意见,院党组5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凝练形成了构建诉非衔接机制的共识,拟定了总体目标、框架、举措等,起草了《关于建立“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意见》,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予以肯定批示并给予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两办”发文至各县(市区),市综治办将“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纳入全市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具体量化考评,20个基层法院积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高效推进、协调联动的良好局面。7月16日,中院与市公安局、人社局、司法局、卫生局等16家综治单位举办了“互联网+诉非衔接”合作签字暨启动仪式,法院与各职能部门、调解组织的“大调解”功能得到有机融合。同时,在南和县法院、开发区法院等6个法院开展了试点工作,创新了做法,积累了经验,今年年初在全市积极推广、全面铺开。      
        二、成立机构、组织保障,构建衔接平台 中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以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指挥、协调、调度,下设公办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互联网+诉非衔接”的具体工作,制定完善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20个基层法院同时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工作的扎实开展和顺利推进强化了组织保障。自上而下构建了“一纵三横”调解联络网络, “一纵” 即以中院为中心、以20个基层法院为分中心、以全市人民法庭为辐射的梯形平台,每层都有专职管理人员和调解人员;“三横”即在市综治委的组织下,中院与市直各综治单位横向对接,各县(市、区)法院与县直300多个综治部门横向对接,人民法庭与乡镇土地所、派出所、司法所等500多家综治点横向对接。同时,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积极强化人民法庭最基层调处前沿功能,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依托机制,在便民中心设置专门窗口,法庭法官每周一、周四在便民中心的法院便民窗口值班,并委派在当地德高望重、处事正派、善于调解的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值班调解,实现了与其他综治点和调解员的便利衔接整合。
       三、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研发互联网络 为提升诉非衔接机制的便利、快捷性,我们积极依托互联网平台,与电信、腾讯公司合作,研发了“诉非衔接网络平台”系统,在全市法院、法庭和诉非衔接成员站点统一安装,与全市11200部民调通手机终端对接,实现了网上委派、委托和邀请、传送文件、远程培训、业务交流、视频和语音通话及与人民调解平台的民调数据共享、民调员网络帮扶等功能,构建了全市诉非衔接网上互联互通平台。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各诉非衔接部门、法官、陪审员、调解员建立微信群、QQ群76个,运用免费移动互联软件,实现“多方、实时、移动调解”,使人民群众能够足不出户便能实现“面对面”、“零距离”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全市两级法院积极夯实基础保障,投入资金200多万,社会筹集资金50多万,为各诉非衔接办公室、各法庭配备高端台式机、专用笔记本、移动OA、通信网络、音视频设备等,并组建了诉非衔接工作信息化专职队伍,确保系统平台的运行顺畅。
        四、建章立制、完善流程,推进规范运行 为确保诉非衔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制定了诉非衔接机制成效考核制度,树立了以低成诉率为考核导向的新的考核模式,加大了委托调解率、诉前调解成功率、司法确认率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定期将考核数据向地方党委政府和综治委进行反馈,为平安建设成效提供参考,提升当地综治水平。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引导、登记、协助、移交、邀请调解、联合化解等机制,先后出台了《“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实施细则》、《委托调解民事案件有关规定》、《关于加强行政案件协调和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特邀调解程序规则》、《关于审理司法确认案件的若干规定》等14项规范性制度,确保“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规范运转、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同时,出台了“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流程管理规定,对“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的矛盾纠纷化解实行流程化管理,制定了诉讼辅导、心理疏导、分流引导制度,在登记立案阶段对当事人实行纠纷解决方法、诉讼心理、司法认知、诉讼常识的指导、帮助和释明,引导当事人通过诉非衔接平台解决矛盾,诉非办公室为其推荐或由其自主选择民调组织、调解员。乡村的矛盾,由人民法庭直接联系乡村人民调解员、陪审员调解处理,调解成功,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巩固成果,调解不成,转入立案环节。
        五、整合民调、强化培训,提升调解水平 积极推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鼓励和支持建立了律师调解组织、保险调解组织、物业调解组织、医患纠纷调解组织、交通调解组织等69个专业调解组织,提高了社会各领域矛盾纠纷的自我消减能力。建立了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制度,入册的特邀调解组织有1123个、特邀调解员516名、律师调解员78名,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全市法院组织开展调解员技能培训52场次、3873人,实行法官调解的“帮、带、传”制度,有力提高了调解人员的调解能力和技巧,提升了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夯实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人员基础。
        经过探索实践,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解决顺畅,群众满意度提高,大量矛盾化解在源头、诉前,实现了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自去年7月份以来,非诉调解组织主动排查矛盾纠纷12000余起,化解5932起,化解成功率约50%;法院委托非诉调解组织调解纠纷 1496 件,调解成功1165件,成功率达77.9%;法院邀请非诉调解组织协助调解案件298件;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予以司法确认258件。法院受理案件的增幅明显放缓,进入法院的诉讼案件增幅同比降低了5个百分点,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8%。邢台的万人起诉率为46.4,比全省平均值低18.6,全省万人起诉率排名由去年同期第九位下降至第十位。 探索创新无止境,邢台法院将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举措,全面巩固“互联网+诉非衔接”工作成果,深化人民法庭诉非衔接工作机制,打造品牌,为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